《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
作者:人和
隆里距离锦屏县城45公里,
是一个有六百年历史的军事屯堡。
它是我国同挪威王国国际合作
“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之一。
在苗族、侗族自治县内,
它的建筑是“徽派风格”的一座汉城
————人称“汉文化孤岛”。
城内醒目的是:城隍庙、观音堂;
什么玉皇大帝、赵公财神、
孔老夫子、关圣帝君。
十六所庙宇,云集城内外,
涵盖民众的信仰登峰造极!
游客头上戴的是什么?
是草龙!
民众用稻草在编织龙的传承。
“花脸龙”是一种舞龙与
戏曲结合的表演形式。
龙头是赵匡胤,龙尾是蓝季子。
皇上忘了封赐义弟,
蓝季子画上花脸————戏皇嫂。
汉戏的故事演变成“花脸龙”,
在隆里,这汉文化孤岛中
真是别具风格,独树一帜!
锣鼓响起,人声鼎沸。
来啦,花脸龙来了!
扛龙的人都化了花脸。
尤其是龙尾的人,
标准的叫花子打扮。
脸上的五彩缤纷盖醉意,
蓝季子会大哥饱餐一顿!
汉文化的西游记,
在这文化孤岛中,活灵活现。
看!师徒四人来了!
"踩跷"如同耍杂技。
悟空脚下只踩一个木杆,
高度离地有好几米。
众人抬着四位神仙,
在这苗、侗影响环抱里,
坚守着汉文化的传说。
“五子登科”,喜事临门!
高头大马上,稳坐着身穿
大红官服,头戴乌纱的后生。
人逢喜事有精神!
马蹄声脆穿梭在
“来龙街”、“书香第”、
“开科第”、“科甲第”的建筑中。
百姓对后人的期盼,就是金榜题名。
街道是历史的遗迹。
这个“隆盛”之意的龙里,
城内没有十字路口设计。
丁字路让你无路可选,
人丁兴旺、城池永固之意。
百姓用鹅卵石铺成的“蜈蚣”
从南门直通观音堂。
清朝这里是驻军防地。
吴三桂夺走了兵权————
军队瞬间变成了贫民。
修一条蜈蚣路天天让
“吴公”在脚下踩,
这创意来自民心、民意!
东门称“青阳门”,
有紫气东来之喜!
勒马回头的西门,
门洞前一堵墙,
绕九十度才能出城。
北门常年不开,
以防“军事败北”!
我们信步来到城外,
“稻田文化城”,
大、小水车林立,
游人摇动,水花飞溅,其乐无穷!
石板桥下,流水潺潺。
鸭群排列整齐,如同出征的士兵。
残阳西照,农妇肩挑青藤、
头戴斗笠,用绳牵着黄牛。
牛踩水,人走桥,遥相呼应!
这就是一幅油画,
精彩绝伦的田园风光!
远处的古碑、状元桥、状元书坊、
是纪念王昌龄被贬此地的建筑。
诗人被害身先逝,诗魂永存在民间。
有诗情就有画意,
游客们摆出千姿百态,拿出万种风情。
花伞纱巾色彩斑斓,
人杰地灵美若天仙。
水中有座雕塑,晶莹剔透、造型别致。
动似浪花,与河流一体;
静如冰雕————水花仙子,亭亭玉立!
啊!七十二个姓氏,七十二眼古井。
无法复制的汉文化古城,
军屯的孤岛,旅游是圣地!
人和 2016.10.3.
游古城有感!
作品评论